3件從矽谷銀行倒閉學到的事|如何避免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矽谷銀行倒閉
圖片來源:Collapse of Silicon Valley Bank Wikipedia

2023年3月美國經歷了重大金融事件『矽谷銀行倒閉』了,而且不只矽谷銀,還有其他國內新聞沒什麼報導的銀行也相繼倒閉或面臨嚴重財務問題。

雖然發生在美國,遠在半個地球的我們有影響嗎?我想影響最多是投資美股的人,其他人應該沒什麼影響吧。

不過這件事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然後學習如何避免銀行倒閉造成的損失。

矽谷銀行倒閉原因

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寫為什麼矽谷銀行破產了。我想這篇應該著重在從這件事學到什麼。所以原因的部分會用白話的方式簡單帶過讓大家容易理解。

開始之前我們要先了解矽谷銀行的業務跟一般銀行有什麼不同?

矽谷銀行和另一間倒閉的標誌銀行他們的客戶不是一般民眾,而是科技新創和高級存戶,交易金額都很大所以屬於較高風險的產業。

疫情期間科技業賺很多存了很多錢到銀行,銀行現金變多他們就拿去買美國債券。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有兩種說法,有一派說銀行想賺更多,也有人說因為升息放貸生意不好才轉投資長期資產。

2022年美國聯準會一直暴力升息,銀行買的債券價格下跌等於他們做了虧本生意只是還沒賣掉不算真的虧。

好了,現在科技公司經營困難要把存款提領出來,銀行現金又沒那麼多怎麼辦?他們只好在低點賣債券來換現金,這下子真的虧損了。

消息一傳出去『銀行要變賣資產讓客戶提款』,你聽到應該也嚇一跳吧?投資客和存戶對銀行失去信心都把錢領回來,開始擠兌他就只能宣告破產,而且事情經過短短只有48小時。

客戶擠兌導致矽谷銀行倒閉

HackBear 泰瑞有拍YouTube講這件事,想知道更詳細可以到他的頻道看。

矽谷銀行倒閉影響

一間強大銀行倒閉對美國影響很多面又複雜,很多報導都寫得很專業詳細。這裡我就大概只講跟台灣比較有關係的影響層面。

升息力道減緩

美國升息力道過猛造成銀行面臨危機。這次矽銀會倒不只是內部誤判資源分配不當還有聯準會Fed不斷升息的外在因素。

因此外界預測Fed可能暫時不會升息,可能會升但升不多。美國各界經濟有時間緩衝,其他國家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至於台灣經濟,台灣升息本來就比美國慢很多,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感受到升息後的壓力,房貸、融資增加不少成本。

我最有感是研究網銀/數位銀行的時候,以往都以高利率活儲打頭號,現在很多銀行直接不玩了,或給的利率和優惠也沒那麼吸引人。

一度恐慌後大盤反而上漲

銀行連續倒閉照理來說市場會慌,不過還好美國政府有出來緊急救援,加上大家預測未來升息力道減緩,美股股市反而變樂觀,還帶動台股稍微上漲。

從矽谷銀行倒閉事件學到什麼?

矽谷銀行破產學到的事

存在銀行的錢會不會有風險?

講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家有位年長長輩不太喜歡把錢存銀行因為他覺得有風險,他說萬一哪天銀行倒了怎麼辦?

以前我都會跟他說想太多,畢竟以我們的認知存在銀行很安全沒什麼風險?!

但矽銀倒閉之後,我一直在回想跟他的對話。錢放銀行到底安不安全?

其實銀行都有投保如果不幸破產倒閉存戶還是拿到一定的賠償金。查了資料投保的銀行有這樣保障:每一個存戶在同一間銀行的本金和利息保障額度最高300萬台幣。

所以我們在同一間銀行有300萬的額度,存款加利息超過300萬就分散存在不同銀行

問題來了,假設發生連環破產,那中央存保可以同時幫多間銀行賠付嗎?

這個不好說,很多情況都是連帶影響,一間銀行倒閉可能造成民眾恐慌,然後去一間兩間三間…銀行擠兌,銀行沒那麼多現金給民眾提領,然後一間兩間三間…銀行破產。

中央存保能不能陪付這麼多間銀行?不知道…

好,我說的只是假設,但不能完全排除這個可能性。我們可以相信銀行有保障也要做好自身防備。怎麼防備下面第三點會說明。

投資你了解的標的

『投資了解的標的』這句話對學投資的人來說應該已經聽膩聽到爛,可是還是要時刻提醒自己,而且很多人根本還沒完全了解就入場了。

你覺得自己了解那個標的,你可能只看他的產業和營收。那有找資產負債表研究一下公司資產和負債嗎?

其實是在講我自己啦,以前我都看公司產業,他在那個領域的地位,獲利能力,還有未來發展我就覺得我了解投資標的了。可是看看矽谷銀行,2008年金融危機他都撐過來,成立快40年,底算還不錯吧?但他卻在48小時倒了!

後來我也學到了解公司的負債多少,權益多少,流動性資產多少很重要。最好每隔一段期間看一次,可以檢視公司財務分配上有沒有不妥的地方,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投資。

權益是給老闆和股東,負債和權益永遠都是反比,負債多代表權益比例變小,萬一他倒了還債之後身為股東能拿回多少?

流動性資產可以看出公司周轉好不好,決定他的存活率。那銀行產業流動性資產通常是銀行準備金。

美銀會倒主要是因為銀行流動性資產 (銀行準備金) 不多都買長期非流動資產,當存戶要提款,他卻沒這麼多現金給人家,只好變賣長期資產換現金,消息傳出去存戶恐慌導致後面擠兌然後破產。

為了更好理解,用我們個人理財做比喻,流動資產就像緊急備用金遇到緊急狀況你有多少備用金應急。備用金不夠就要變賣股票、賣房、賣車或手上任何東西,再不行就要去借錢,更嚴重的話就破產。大概是這個意思。

所以,投資前不能只看公司產業、獲利和未來發展,還要研究這間公司資產負債,像了解一個人體質好不好,最近有沒有生病。

做好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前面的一點存款放銀行有沒有風險有提到假設連環倒閉情況發生還是有風險的。那如果有多的錢最好還是做資產配置。

你有多的資金都只放銀行嗎?之前的文章我一直告訴大家一個觀念,把錢存在銀行雖然風險很低但不是完全沒風險,而且現在只存錢沒辦法財富自由,反而因為通貨膨脹越存越薄。

資產配置是把錢放在不同地方嗎?正確來說是放在彼此不容易受到牽連的地方。緊急備用金放銀行,再多的錢就開始投資,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等。

我看過有人這樣建議,一部分放在銀行當備用金存款,一部分投資在股票,一部分在房產,還有一部分投資在事業上。

關於資產配置又是另一個話題可以寫成一篇文章這麼長了。之後有機會再談吧~

我對美銀破產的看法

經過幾次經濟恐慌,現在政府對銀行的管控相對嚴格體制也比較完善,正常來講銀行沒那麼容易倒,即使破產政府也有對應措施。

矽谷銀行營業項目特殊,他的客戶都是大咖,要嘛科技創投,不然是頂級存戶。這些人隨便一個提款轉帳都是我們平民老百性的好幾十、百倍。所以矽銀準備金理當要比一般銀行多,偏偏他又誤判局勢客戶失去信心然後就完了。

回顧台灣金融體系,銀行客戶大部分是一般民眾或一般企業,而且看相關報導金管會和央行報告評估說台灣目前影響不大。但如果會擔心金融危機發生連環效應,最好的方法還是做好資產分配。

對於美銀破產事件,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